中国花样滑冰新星闪耀国际赛场,双人滑组合斩获大奖赛金牌
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分站赛中,中国双人滑组合张悦然/李明浩以一套近乎完美的自由滑节目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征服裁判,以总分215.78分的成绩摘得金牌,这是中国花样滑冰队本赛季的首枚国际大赛金牌,也是这对年轻组合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式突破。
完美演绎经典,技术艺术双丰收
本次比赛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,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选手参赛,张悦然/李明浩在短节目中便以一套高难度的《月光》位列第二,仅落后俄罗斯组合0.5分,而在自由滑中,两人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和零失误的技术动作实现逆转。
他们的自由滑选曲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由著名编舞大师劳拉·史密斯量身打造,将古典芭蕾与现代花样滑冰技术完美融合,开场后外点冰三周跳接两周跳的连跳干净利落,随后的抛后内点冰三周跳更是赢得全场掌声,技术裁判组给出了全场最高的技术分78.45分,节目内容分也达到惊人的92.33分。
“我们今天的表现超出了自己的预期,”赛后采访时,21岁的张悦然难掩激动,“这套节目我们练了整整一个夏天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,能在国际赛场完美呈现,是对团队最好的回报。”
新周期新气象,中国花滑梯队建设见效
本次夺冠标志着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在新周期的强势回归,自2018年平昌冬奥会后,中国双人滑一度面临新老交替的阵痛,随着隋文静/韩聪等名将逐渐淡出国际赛场,年轻选手的成长成为焦点。
张悦然/李明浩的崛起正是中国花样滑冰协会“梯队建设计划”的成果,这对组合2019年正式搭档,师从著名教练赵宏博,过去三年间,他们先后获得世青赛冠军、四大洲锦标赛铜牌,但国际成年组大奖赛金牌尚属首次。
“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,”赵宏博在赛后采访中表示,“这两个孩子每天训练超过8小时,对技术细节的追求近乎苛刻,更重要的是,他们真正理解双人滑的艺术本质。”
国际滑联官网在赛后评论中特别指出:“中国组合用极具戏剧张力的表演证明,花样滑冰不仅是跳跃比赛,他们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诠释为这项运动树立了新标杆。”
对手表现亮眼,冬奥格局初现端倪
本次比赛也展现出国际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激烈竞争,俄罗斯组合米哈伊洛娃/伊万诺夫以214.12分获得银牌,其招牌动作捻转四周仍保持着世界最高难度,加拿大老将杜哈梅尔/拉德福德则以211.89分摘铜,他们的稳定性仍是冬奥奖牌的有力保障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新锐组合陈/凯斯勒在自由滑中尝试了抛后外结环四周跳,虽因落冰不稳未能完成,但这一超难动作的尝试预示着技术难度的新一轮竞争,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代表坦言:“下个奥运周期,四周跳可能会成为双人滑的标配。”
中国花滑多点开花,女单冰舞同步突破
中国花样滑冰其他项目也传来捷报,在同期举行的奥地利站比赛中,16岁女单小将王雪晴以总分198.67分获得银牌,其招牌动作勾手三周接后外点冰三周连跳达到+3的完成度,冰舞组合陈溪/邢禹则凭借新颖的《梁祝》编舞获得第四名,创下中国冰舞在大奖赛分站赛的历史最好成绩。
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在采访中表示:“这些成绩证明我们‘请进来、走出去’的战略是正确的,今年夏季,我们邀请了法国编舞团队和俄罗斯技术专家来华指导,运动员也赴加拿大进行专项训练。”
展望冬奥:机遇与挑战并存
随着米兰冬奥周期的开启,各国花样滑冰队伍已进入备战状态,业内专家分析,中国双人滑虽重回第一梯队,但在动作稳定性和节目创新上仍需提升,国际滑联最新规则显示,下赛季将提高单跳基础分值,这对以技术见长的中国选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
张悦然/李明浩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他们正在练习抛后内结环四周跳,计划在下赛季正式使用。“我们知道自己与世界顶尖选手还有差距,这块金牌是起点而非终点。”李明浩说。
本次比赛结束后,中国花样滑冰队将转战加拿大站,总教练申雪表示:“我们会认真总结技术得失,重点提升节目后半段的体能分配问题。”
格勒诺布尔当地媒体用“东方旋风”形容中国队的表现,这座曾举办1968年冬奥会的城市,再次见证了花样滑冰运动的华丽蜕变,当张悦然/李明浩站在最高领奖台上,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,中国花样滑冰的新篇章已然开启。